华厦眼科专家刘才远亲历老花手术,以患者视角见证清晰视界回归

时间:2025-10-13 14:40:27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5342   

近日,国内知名屈光手术专家、华厦眼科屈光学科技术总监、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合肥视宁眼科医院首席技术专家刘才远教授完成了一次特殊的身份转换——从手术医生转变为手术患者,亲身体验了老花矫正手术的全过程。作为深耕屈光领域30余年、完成近20万例手术的资深专家,刘才远教授此次通过手术成功摆脱了老花与近视的双重困扰,以实际行动印证了“老花并非只能依赖眼镜”,也为广大中老年人群提供了新的视觉健康思路。

老花叠加近视,专家亲遇患者困境

刘才远教授多年来仅有100多度的低度近视,并未对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老花的出现与原有近视“叠加”,导致他在日常工作中需频繁摘戴眼镜,严重影响了诊疗效率。生活中,诸如在机场同时查看手机信息和远处车牌等场景,也常陷入“戴看不清、摘看不见”的窘境。这些无处不在的不便,让他深切体会到老花患者的真实困境。

个性化方案设计,精准解决复杂屈光问题

今年,刘才远教授在得知同行专家白继教授成功接受老花手术后,坚定了手术决心。术前检查发现,他双眼除老花与屈光不正外,还存在较为特殊的逆规散光,对视觉质量干扰较大,且矫正难度高。

基于复杂的眼部条件和用眼需求,刘才远教授与团队制定了“双眼个性化分治”方案:左眼采用光迹追踪技术引导的FS-LASIK手术,精准矫正屈光不正;右眼则采用个性化Q调方案,优化角膜形态,针对性解决逆规散光并增加景深。该设计旨在实现双眼视觉互补,同步满足远、中、近全程视力需求。

十分钟手术实现高效矫正,术后视力立竿见影

手术由合肥视宁眼科医院黄亮院长主刀,全程不到10分钟。当开睑器轻置入眼时,刘才远教授敏锐地感知着每个细节——“这是最容易产生不适的环节之一,如果连我都觉得明显疼痛,那确实要为敏感患者寻找更温和的支撑方式了”,他心想。然而实际不适感远低于预期,这让他对技术的舒适性有了笃定。随后,飞秒激光制瓣仅18秒便精准完成,光迹追踪系统实时锁定眼球微动,确保切削分毫不差。

术后他走出手术室,已能清晰看见远处标识,无需再依赖眼镜。次日复查显示双眼视力均达1.2,阅读病历小字毫无压力;一周后视力进一步恢复,显微镜下操作时的视觉质量甚至超过术前戴镜状态。

打破“老花必戴镜”误区,科学手段助力视觉自由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老花患者约3.9亿,52岁时发病率接近100%。刘才远教授强调,许多患者误以为“老了就必须戴镜”,其实只要通过专业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方案,老花完全可以通过屈光手术进行有效矫正。

从术者到患者的全程体验,刘才远教授不仅验证了现代老花手术技术的成熟与安全,也为中老年群体传递了积极信号: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年龄不再是清晰视觉的终点,每个人都可能通过主动选择,拥抱更自由、高质量的视觉生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